注意!!双11优惠大战中藏着的行为学陷阱!

你以为双11只是“买买买”?其实你早就被算法和心理学“拿捏”了。从“错失厌恶”到“锚定效应”,从“沉没成本”到“稀缺诱导”,这场优惠大战背后,是一场精密的行为学操盘。这篇文章,带你看清那些让你“剁手”的隐形推手。

将行为学应用在电商运营中并不是新鲜的概念,问题在于很多运营人在日常中并不能清晰地识别出来相关的案例。

所以这次我们就结合着双11节点,说说我看到的一些行为学层面的运营陷阱设计。

1.限时消费券的页面弹出

形式表现:当你浏览某个产品时,会随机跳出一张限时优惠券,每个人的优惠券折扣金额不等,且通常只有10-30分钟有效期。

注意!!双11优惠大战中藏着的行为学陷阱!

行为学技巧:利用优惠券不同折扣,实现产品的【弹性定价/价格歧视】,确保产品价格体系稳定,更好地勘测和榨取消费者的全部价值。

比如一件联名款的T恤定价168,根据大数据对消费者以往的消费力和购买行为分析,面对价格不敏感用户原价销售,对于平日里购买力较弱或者四处寻找优惠券的消费者,则会弹出“限时优惠券”,将价格降至他日常可消费的范围内,吸引他进行购买。

同时限时消费券激活【损失厌恶】的行为学心理,让消费者看到惊喜的折扣价格,又很快会消失错过,这就让消费者来不及用系统2的理性来做判断,而是慌忙地用系统1激情下单。

这套组合拳打下来,很多消费者就在可买可不买的状况下,倾向于购买。

以前利用价格歧视的路径往往采用通过商家私域或者第三方(如什么值得买APP)的渠道来分发优惠券,它的弊端在于—

其一,渠道链路过长,每一次优惠券的领取和跳转都势必带来流量的流失;

其二,优惠力度恒定,代金券折扣太多会造成利润大量损失,折扣太少则无法激起消费者兴致;

其三,优惠价留痕,在第三方平台终归是要通过文字图像等内容进行分发,还是容易留下痕迹,后续消费者搜索时发现之前有很低的价格则会观望而不下单。

而今这种【限时折扣券】则可以做到“千人千价”,错过就无痕,可以根据电商平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定出折扣,理论上让折扣制定更加科学准确。

2.限量无门槛九折券

表现形式:今年淘系一个很不同的优惠券设计就是无门槛九折券,每个账号都可以领取限量的无门槛九折券,单张九折券最多可以优惠150元,也就是买满1500元可以优惠150元。

注意!!双11优惠大战中藏着的行为学陷阱!

行为学技巧:近两年消费者逐渐对“满300减30”的满减优惠券产生免疫力(但其实依旧很有效),并纷纷吐槽这种“满减券”坏得很。于是无门槛九折券出现了,它的使用更加友好,不管你卖多少钱的商品,哪怕是1元钱商品,我都给你干干脆脆的打九折,不用你费力凑单……

但是,无门槛优惠券每个账号数量有限,你要是花在便宜的小物件上,等你要买大件时,就没有优惠券可用了……

你看,它同样是在利用行为学中的【损失厌恶】

看起来很友好的无门槛九折券,实则激发起消费者“买越多才便宜越多”的欲望,让你不自觉就想“别浪费了这张券,看看还能再买点啥”的念头,同时又避免了“满300减30”还要动脑计算怎么凑单才划算的困难阻碍。

3.【沉默成本】参与行为决策

表现形式:定金/膨胀金……

这类基于行为学的运营设计,主要是让你提前投入少量成本,等到商品发售时,则可以通过膨胀或者优先购等方式拿到心仪商品。

注意!!双11优惠大战中藏着的行为学陷阱!

25年10月9日起,上淘宝搜“双11直播红包”,进入蜜蜂惊喜社、李佳琦、交个朋友等直播间即可领取。每人每天单个直播间可领取30个定金红包,单个红包至高50元,每人每天预计可领超2000元定金红包。这些红包将在10月15日晚8点至20日晚6点支付定金时直接抵扣。

行为学技巧:虽然今年淘系的很多【定金】都近乎是“免费的”,但是因为消费者前期投入了时间、精力、金钱的多方面成本。因此,会出现哪怕定金不用可以退,但是消费者内心仍会觉得,好容易抢来的,不买就可惜了……

这也就是行为经济学常说的【沉没成本影响决策】,也是老人口中常念叨的“来都来”了,有了这种理由,消费者就可以“理性地做出非理性选择”,开启抢先付尾款买买买行为。

同时观望的消费者看到大量的定金下单,也会产生行为学的【从众效应】,觉得自己也应该跟着下单,免得错失了利益。

类似利用的【沉没成本做决策】的行为学陷阱还有各电商平台的省省月卡,让你花小钱冲动买了省省卡服务后,第一单想着分分钟立刻回本,第二单就想着花钱买来的优惠券不用可惜了,进而产生不少“为了一碟醋,买二斤螃蟹”的荒诞行为。

4.游戏化设置下的奖励刺激

表现形式:拼多多三单挑战。通过购买每一次购买激活更低的优惠折扣

注意!!双11优惠大战中藏着的行为学陷阱!

行为学技巧:提到游戏化设置,很多人脑海中闪现出的还是支付宝集五福,亦或是淘金币跳一跳拿钱这类嵌入电商平台的小游戏。

实际上高端的游戏化设置会在表象伪装得特别深,例如上面提到的拼多多三单挑战—

首先,游戏开始时就简单直观的展现出最终大奖的刺激—5折卡,也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锚点;

其次,你每一次行为都会为自己带来【即时满足/正反馈】,每一单不但可以获得折扣优惠,还能开启下一关更低的折扣;

再次,时间限制+活动入口隐藏的设置,让消费者担心一旦退出页面就找不到入口,失去优惠,这样做既能激发【损失厌恶】又在倒计时的紧迫压力下,避免消费者跳出页面进行产品比价,完成非理性下单。

当然,既然是游戏化设置,又公布了终极大奖【5折卡】,就会让很多消费者为了在游戏中获得5折卡大奖,在前两单购买一些单价便宜但无用的商品,消费者心底会认定终极5折卡带来的优惠力度,完全可以弥补前两单无用商品的损失……

而对商家而言,反而是参与前两单能获得更多的利润,因为消费者眼中只“损失”几块钱的商品,可能本身成本也非常低,且帮助商家完成了合规“刷单”,最终达成了多方共赢的效果。

挂一漏万,在双11运营中应用到行为学的例子还有很多,希望作为运营人的你,在双11期间不只局限在要不要买买买的纠结中,而是敏锐发现更多的、对自己工作有帮助的行为学技巧,让自己的知识运用更加的灵巧纯熟。

原文作者:刘欣​
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本博客仅作收藏转载,供学习阅读,不用于商业用途。​

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【版权提示】网商博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未经许可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版权疑问、身份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9324290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文章

被玩坏的会员制:从尊贵到真贵

2025-10-22 15:10:42

文章

老板必看:智能营销平台不是 “奢侈品”,而是企业增长 “必需品”

2025-10-23 11:10:22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